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学习时报社主办
理论视点 学习评论
|
思想理论
|
党的建设
|
民主法治
|
党史国史
|
经济社会
|
领导论苑
|
高端智库 读书治学
|
文化教育
|
生态文明
|
学习文苑
|
当代世界
|
科技前沿
|
文史参阅
|
首页 >> 读书治学 >> 正文
增强干部作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薛景文     2025-07-18 07:33
字体: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作风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干部教育研究》2025年第3期“特别策划”栏目聚焦“加强干部作风教育”,特约专家学者撰文探讨,为进一步增强作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建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开展作风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干部作风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等在《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教育的经验启示》中总结提出,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强化作风教育,把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为加强作风教育的着力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新时代作风教育的突破口,是党开展作风教育的宝贵经验。

  提炼升华关于党的作风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赵绪生在《准确把握党的作风教育规律性》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教育成效显著,深化了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作风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文章概括总结了对党的作风教育的五条规律性认识,包括坚持抓作风教育和惩治不正之风相结合、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教育“绝大多数”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党内自我教育和搞“开门教育”相结合、作风教育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

  把握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加强干部作风教育的内在要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纪刚在《干部作风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实践路径》中梳理了当前作风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即“内化”上思想铸魂有差距,“转化”上自觉省思不到位,“外化”上成果运用没有完全彰显,开展作风教育考核评估“细化”“实化”不够等。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系统实践路径:以铸魂为重点,强化理论武装;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以实践为目标,构建全周期培训模式。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绝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刘靖北等在《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中提出,必须始终将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重要保障。为此,一方面要坚持把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坚持不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教育,加强党的优良作风历史教育,修好共产党人的党性“心学”,开展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组织保障机制,构建干部作风教育的责任机制,丰富干部作风教育的载体和形式,推进干部作风教育信息化智能化。

(责编:常滨海)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