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学习时报社主办
理论视点 学习评论
|
思想理论
|
党的建设
|
民主法治
|
党史国史
|
经济社会
|
领导论苑
|
高端智库 读书治学
|
文化教育
|
生态文明
|
学习文苑
|
当代世界
|
科技前沿
|
文史参阅
|
首页 >> 读书治学 >> 正文
跳出西方视角重估亚洲文化价值
——读《亚洲的21世纪》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何明星     2025-08-08 08:22
字体:

  

《亚洲的21世纪》,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出版

  马凯硕的《亚洲的21世纪》英文版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2021年12月30日上线施普林格电子书平台以来,迄今为止累计下载量超过了300万次,可以说是近5年来世界影响较大的一本学术著作。2023年,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了中文版。这本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马凯硕作为一位印度裔新加坡人,曾担任新加坡外交官33年,两度担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面对剧烈变化的世界局势,以第三方视角提出了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些问题不仅政界、商界、学界感兴趣,即便是普通大众也迫切需要了解。例如,号称全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民主政治被金钱腐蚀,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的民主政治还能够有效运行吗?为什么美国高举“自由主义”大旗却不能容忍多元社会制度?与西方相比,亚洲文化具有哪些优势,将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什么影响?对世界来说,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威胁还是机遇?全球化还能继续吗?如何才能让联合国及其系统机构适应世界的变化?人类能否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因为这些热点问题,这本聚焦于国际关系的学术著作,获得了各界的关注,成为一本大众畅销书。

  马凯硕虽然是在西方接受的大学教育,但却能够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束缚,以第三方视角,揭示西方文化的局限性。他指出,一些国家仍旧以19世纪的地缘政治思维,应对和理解21世纪的国际政治,这体现出西方文化保守、故步自封的虚伪本质。作为一名印度裔学者,马凯硕注意到了与西方文化本质相异的亚洲文化的特征。比如数千年自成一统的儒家思想给亚洲地区带来的包容、和平等文化的影响,这种亚洲文化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而且在解决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诸多亟待解决的如环境气候问题、政治秩序失衡、地缘冲突、全球化逆流等问题方面,都展现了灵活、有效的一面。因此,马凯硕很早就提出了“亚洲的复兴”的观点,他认为,21世纪将见证西方主导世界时代的终结、亚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全球秩序的重构,并断言这种亚洲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重塑未来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正如马凯硕在回答环球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为什么会从2万册下载量迅速增长到300多万?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明白: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

  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主导全世界的发展格局,西方中心主义已经成为思想、学术创新的一种桎梏。而中国思想、文化界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需要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思想进行驳斥。可以看到,马凯硕在书中指出的关于亚洲文化的一些优点,恰恰是西方文

  化中心主义视角下一直被“贬抑”,并被视为与西方文化相比“落后”的地方。而实际上,中华文化数千年前就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主张,“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经济发展原则,尤其是“文明互鉴、多元共生”的文化发展理念,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与世界意义。跳出西方视角,重估包含中华文化在内的亚洲文化价值,这一点正是《亚洲的21世纪》一书给我们带来的最为重要的启发。

  (责编:杨洋)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