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朱红军 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请问,如何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从“不可逆转”到“势不可挡”? 解读:董振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不可逆转”到“势不可挡”,标志着这一伟大事业在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起不可阻挡的磅礴伟力。这一重大判断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宣示,生动彰显了我们的定力和底气,坚定表达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 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 放眼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推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以来,落日辉煌之后的中国风雨飘摇,闭关自守、积贫积弱,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瓜分,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生灵涂炭,中华儿女备受屈辱。从那时起,伟大的中国人民就没有放弃过抗争,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探索过各种方案,尝试过建立各种政党,但都没有能够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奠定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权基础;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就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围绕共同理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成以“不可挡”的确定性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可靠依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只要有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一定能够驾驭复杂局面、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伟大梦想。 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才能在重大历史关头战略判断准确、谋划科学、把握主动,引领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各种政治势力和思潮轮番登上中国历史舞台,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发动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寻求着民族复兴的希望,这些努力最后纷纷以失败告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对苏联革命经验的迷信、冲破教条主义对我们的束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飞跃,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坚实思想政治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保持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建党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旗帜,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创新理论、检验理论,始终坚持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纠正错误,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的“真经”。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用真理之光照亮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以人民之心为心,有效凝聚亿万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没有亿万人民的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肩负的伟大使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充分表达意志、实现民主权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现代化观,才能够超越“单向度的人”的西方现代化陷阱。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我们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把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独立自主探索和成功走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现代化并不是直接拿来主义、照葫芦画瓢就能真正管用的,搞不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陷入各种各样的现代化陷阱,酿成现代化建设失败的深刻教训。现代化道路也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如此规模巨大、艰巨复杂的现代化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更不可能依靠别的国家来实现,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也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独立自主的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我们只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只要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我们一定能同世界一切进步力量并肩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这是中国道路对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也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千秋伟业和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提出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以天下大同为目标,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 我们不仅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谋大同,既立足中国大地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又以天下情怀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与天下同利的正义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义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责编:杨洋)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