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3年5月以来,贵州省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决策部署,围绕“基本培训”试点任务,聚焦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系统谋划、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规划:分层分类构建培训体系 试点先行,精准制定方案。2023年9月,由省委党校印发《省、市、县党校基本培训工作方案》,逐步推开。 明确班次设置。省级党校,开设理论研修班、党性修养进修班等6类班次。市级党校,设置5类班次。县级党校,按人口规模分档设置班次。 规范课程,优化教学供给。2024年春季学期,由省委党校牵头完成课程规范升级。2024年10月,省委组织部牵头完成对9个市州方案审定。理论教育方面,构建“总论+分论+特色”理论课程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班第一课”,按班次定制课程。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增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模块。 党性教育方面,创新“全周期全链条”模式。开设2期学制1个月的党性修养进修班,设置基础理论、现场教学等4个单元,破解教学内容分散、实效性不足难题。能力培训方面,与省直厅局联合办班。两年来共举办35期、培训4043人次,在之前每年只有数百人的培训规模上实现大幅度提升。 夯实基础:补齐办学短板 全力推进独立办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督办18所县级党校整改。2024年省委将整改纳入重点督办,8月联合督导组实地督查。截至目前,7所完成整改,剩余11所年内完成。届时,全省97所市县党校实现封闭办学。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建设“党校云”平台,实现网络课堂普及力、智慧课堂监管力、数据调度指导力提升。整合场地、师资等资源,构建一体化调度系统,实时掌握市、县培训进度。 创新机制:强化系统合力 构建协同推进机制。2024年10月,全省基本培训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4443”机制:省委党校实行“四个带头”,即带头定标准、搭平台、强队伍、建机制;市、州委党校实行“四个统筹”,即统筹课程、师资、教研室、任务落实;县级党校实行“四个保障”,即保障调训人员、经费、场地、师资的到位;实现“三强”目标,即办学质量强、系统能力强、干部素质强。 统筹资源破解难题。坚持统分结合,探索形成“6+X”模式,即市、州党校要统筹建设6个基础学科教研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党建、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市县党校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1——2个特色教研室。通过统筹资源,把基本培训所需要的课程全部完成,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 师资培养“四维发力”。组织全省党校系统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分类举办师资班,2024年累计培训教师1100人次,占比达78.6%。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传帮带”。选派150名教师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等研修。与职能部门联合开发履职能力课程,实现“专业人讲专业事”。 课程建设“三级联动”。由省委党校建立课程准入机制,分级开发课程,市级党校主攻理论总论,县级党校聚焦案例教学,建成1300门课程库,实行等级评定和跨层级共享,形成全省党校一盘棋格局。 创新方式:破解工学矛盾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及时长。 为缓解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工学矛盾,采取“分阶段办班”方式灵活施训,即将县级政府正职专题班的学制规范为4——5天,分2个单元分别在两个周末进行轮换施训,实现对全省县级正职的全覆盖,后续同步推广至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确保“关键岗位不缺训”。 为缓和学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实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截至目前,贵州网院为省委党校搭建线上同步班级13个,配置课程240余门,服务学员700余人。同时,为全省9个市(州)党校试点基本培训搭建线上同步班级22个,配置课程430余门,服务学员1600余人。 贵州省党校系统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基本培训,通过科学规划、基础攻坚、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探索出一条“标准引领、资源统筹、数字赋能”的特色路径,积极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贡献贵州智慧。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