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学习时报社主办
理论视点 学习评论
|
思想理论
|
党的建设
|
民主法治
|
党史国史
|
经济社会
|
领导论苑
|
高端智库 读书治学
|
文化教育
|
生态文明
|
学习文苑
|
当代世界
|
科技前沿
|
文史参阅
|
首页 >> 学习时报·干部教育 >> 正文
“三式融合”赋能干部履职能力培训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吴树申     2025-06-20 09:21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委党校紧扣“履职能力培训更加精准管用”目标要求,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综合运用访谈式、案例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以身边人话身边事、以案中事育身边人、以现场事教现场人,构建了“三式融合”教学模式,形成“理论——实践——反思——创新——应用”闭环培训新机制,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履职能力。

  让访谈式教学“活”起来。一是精选干部教育名师。统筹本地资源,从本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聘请3人作为区委党校客座教授。坚持“干而论道”,邀请3名专家学者、8名领导干部、3名一线代表为区委党校兼职教师,纳入访谈式教学师资库。真正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

  二是精心组织访谈式教学。通过蹲点调研、面对面座谈等形式,让教师深度调研访谈嘉宾成长路径,结合关键节点、关键事件,制定访谈提纲。精心设计访谈流程,嘉宾以亲历者身份讲述自身事的形式,分享在改革攻坚破难题、创新引领促发展等方面的心路历程。学员结合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积极与嘉宾互动交流,通过分享、讨论与互动,真正实现让课堂“活起来”。

  三是精准引导总结提升。教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围绕访谈主题引导学员将嘉宾分享的经验升华到理论或方法论的高度,使学员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好地构建了“问题导向、价值引领、实践转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流程。

  让案例式教学“实”起来。一是选题有特色。充分利用全区现有优势资源,组织教师挖掘其中的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基层治理等方面典型案例,并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突出案例的创新性、时代性和可复制性。通过集体备课、实景演练、反复打磨,成功打造8堂具有本地特色与时代价值的案例教学课,其中1堂入选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案例,1堂入选聊城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二是研讨重实践。精心设计研讨问题和研讨环节。结合案例文本,找准案例的内涵冲突和实践逻辑,锚定不同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共性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预设问题。学员结合教师的预设问题分组研讨,小组研讨结束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战演练。学员基于所扮演角色,结合预设问题和即兴问题进行辩论,在交流互动中开展“头脑风暴”、思维碰撞,在实景演练中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是案例有对比。坚持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系统性思维,在总结提升阶段,一方面注重整理收集与本地案例相关的全国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注重正反案例对比,让学员从典型案例中总结经验,增强系统观念,从鲜活案例对比中掌握方法、拓展思路,进而立足当前找规律,面向未来求对策,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领。

  让现场式教学“亮”起来。一是多线路设计。对现有教学点进行精准分类,结合各自特点和目标定位,科学设计现场教学线路。依托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循环经济行业典范企业、茌平第一个党支部等打造主题为乡村振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党性教育暨红色文化的现场教学路线3条。目前,已打造涵盖工业、农业、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现场教学点12个,形成覆盖各方面全链条的现场教学线路。

  二是多方式开展。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不同班次、不同学员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构建“车载导入知概况+现场沉浸解全貌+点位讲解述历程+研讨交流促创新”全过程教学链条。让学员准确认识到“看什么、学什么、悟什么”,在现场体验中学、思、悟,在实地调研中受教育、强能力。

  三是多主体互动。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邀请企业家、先进典型等讲经历、讲体会、谈发展,邀请部门领导讲业务、讲管理、谈服务,邀请一线人员讲实践、讲创新、谈认识,教师讲理论、讲政策,总结经验促提升,构建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现场教学模式,增强了现场教学的感染力和生动性。自现场教学开展以来,先后承接了全国各地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主体班次42期,培训学员2030余人次。学员在实地调研中夯实理论功底,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能力本领。

  (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