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的部署要求,坚持高标准谋划、系统性推进、创新性突破,构建起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基本培训工作新格局,为全市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高标准谋划,强化组织保障。玉溪市委坚持把基本培训作为政治任务抓实抓牢,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出席市委党校开学典礼,为进修班、青干班等班次讲授“开班第一课”并与学员座谈,现场办公审定《基本培训方案》和年度选调计划,对全市基本培训工作作出安排,帮助党校解决实际困难,明确在原有培训经费的基础上追加基本培训专项经费预算,在促进多要素融合中为落实基本培训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系统推进,实现资源贯通。突出统筹协作,多环节贯通。成立以市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市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党校等部门联合成立调研组,围绕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梳理,全面摸清应训底数、承载能力、所需经费等,形成总体工作计划和每年基本培训方案、人数统计表、经费测算表、选调计划表。实行“点名调训+自主申报”机制,将基本培训班次统一纳入“学员选调计划”,依托“智慧干教”“智慧校园”系统动态监测学员参训情况,统筹平衡工学矛盾,确保资源科学配置,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探索建立市县党校同类班次同期举办、同类课程同步开课机制,统筹市县党校培训计划、共性课程、师资聘请等资源,构建形成“线下送课+线上网课”“集中+分散”的立体化培训网络,推动全市党校基本培训资源共享、同质等效,确保5年内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 创新驱动,提升培训质效。落实基本培训必须强化资源供给,多主体协同,确保各环节有力支撑、高效推进。优化课程体系。聚焦备课、磨课、审课、授课、评课等关键环节,打造形成303门以理论教育为根本、党性教育为基础、能力提升为牵引的核心课程库。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班次需求动态调整课程结构,确保比例合理、设置科学、学员解渴。创新教学促转化。不断提升研讨、案例、模拟、访谈等课程所占比例,制发《玉溪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开发建设和管理使用办法》,打造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抚仙湖的“湖泊革命”等43个特色教学课程,形成沉浸式教学线路9条。学制1个月及以上班次组建师生课题组,围绕省市重点工作开展研究,形成咨政报告并择优报送。2024年,6篇咨政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22篇咨政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实现“学研用”闭环。严抓学风树正气。严格执行党校工作人员“七不准”和学员“十必须十严禁”,配套《学员管理办法》《班主任管理办法》,建立“学员积分制”考核体系,将课堂表现、考试结果、纪律执行纳入学籍管理,切实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 〔作者系云南省玉溪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