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学习时报社主办
理论视点 学习评论
|
思想理论
|
党的建设
|
民主法治
|
党史国史
|
经济社会
|
领导论苑
|
高端智库 读书治学
|
文化教育
|
生态文明
|
学习文苑
|
当代世界
|
科技前沿
|
文史参阅
|
首页 >> 学习时报·干部教育 >> 正文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 赋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曹琰     2025-09-12 09:01
字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实践经验,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元素,转化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活内容,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使命,更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抓手,需要从内容体系建构、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系统发力,持续放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应。

  构建系统全面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深邃、源远流长,众多理念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系统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阐释,不能搞单打一、零敲碎打,必须整体性梳理、体系化解读,把一个个零散的历史元素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比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这一重要要求,可以探索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系统梳理。世界观方面,重点阐释“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家国天下”等理念,引导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观世界、求大同。人生观方面,重点阐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穷变通久”“天道酬勤”“革故鼎新”等理念,引导党员干部提高修养、修身齐家,立政德、明大德。价值观方面,重点阐释“讲信修睦”“亲仁善治”“清正廉洁”“积善戒恶”“勠力同心”等理念,引导党员干部明辨是与非、善与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再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这一重要要求,可以探索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来系统梳理,重点阐释“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勤政务实”“注重长远”“知行合一”“任人唯贤”等理念,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为民宗旨,干实事、谋长远。

  探讨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承载了新内涵、新特质,这就要求教育方式方法也必须及时跟进、创新发展。要在用好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等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说教模式,以多元化载体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比如,依托历史文化遗址、红色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学院等资源,探索打造各类实景课堂、体悟学堂等,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即时互动、体悟实训等沉浸式体验,引导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感悟历史文化。比如,探索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平台,提供日常在线访问、阅读、学习、交流等服务,不定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设置留言等方式,收集不同层面培训群体的需求倾向,有针对性地设置特色“点单式”学习内容,更好满足培训对象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再如,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背景下,通过短视频、微短剧、动漫、VR等形式,全面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智慧,让党员干部愿意听、愿意看、愿意学;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党员干部培训”等手机小程序,设置“每日一典”“在线答疑”等互动板块,满足党员干部个性化学习需求;整合媒体资源制作系列历史故事短视频,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党员等讲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以新颖化多样化方式提升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提供教育制度保障。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培训党员干部实效的制度安排和叠加效应。健全课程规划机制,针对党政干部、企业干部、高校科研人员等不同层面干部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积极探索推进模块化培训,逐步形成“一个大体系、若干个小方案”的“1+N”模式,并通过分层分领域编写配套教材,保证学习的系统性与权威性。健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入推动培训供给侧改革,组织开展好课程、好案例、好师资评选,鼓励引导各地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课程,并配套完善资源整合、片区协作、示范共建等制度,推进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科学配置、共同提升。健全培训师资保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师资参加专题研修班、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会等方式,着力培养既精通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熟悉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的复合型培训团队。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考察考核、理论测试、实践调研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果,并定期开展教育效果评估,根据党员干部的反馈意见动态优化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