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学习时报社主办
理论视点 学习评论
|
思想理论
|
党的建设
|
民主法治
|
党史国史
|
经济社会
|
领导论苑
|
高端智库 读书治学
|
文化教育
|
生态文明
|
学习文苑
|
当代世界
|
科技前沿
|
文史参阅
|
首页 >> 学习时报·干部教育 >> 正文
将严实标准贯穿学员教育管理全过程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能     2025-10-17 09:21
字体: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推进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指出,“学员管理是实现党校(行政学院)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坚持从严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江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认真学习领会《条例》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提出四个方面举措,力求将《条例》关于学员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以学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助力基本培训提质增效。

  突出政治引领。学员管理工作是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学员管理工作的第一要求。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中心地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中心内容,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其中,深入开展结构化研讨,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二是创新开展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在入学教育、关键节点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定期组织学员赴江西省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及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用好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学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擦亮红色基因品牌。将党性教育贯穿学员教育管理全过程,着力构建“全链条党性锻炼、全班次交流互动、全要素量化考核、全周期从严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特点设计个性化党性教育方案和活动载体,常态化开展“课前微党课”“诵读红色家书”“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探索“红军后代访谈”“红色故事会”等形式,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鲜活、入脑入心。

  优化管理机制。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构建科学规范的学员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导学、促学、督学体系。强化组织员(班主任)导学功能,指导各班制定班级学习锻炼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系统开展课前理论导学,明确重点难点,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学。深化研讨交流,定期举办学员论坛、从政经验交流会,指导中青班开展“强基论坛”、求实读书会等,推动跨班次交流互动。创新督学机制,推广中青班“结课制度”等反馈机制,组织撰写学习心得、调研报告,鼓励线上分享,通过校(院)微信公众号、校报及外部媒体展示优秀成果,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二是构建科学考核体系。对照《条例》规定,修订完善《学员量化考核办法》,构建更加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对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遵规守纪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指标的规范化考核评估。鼓励学员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对获得肯定性批示或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成果予以加分。规范研究成果反馈与运用,公平公正评选优秀学员,并将考核情况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为干部考核任用提供参考。对不合格或违纪学员,严格按《条例》和干部管理权限提出处理建议。三是搭建实践转化平台。认真遴选确定学员调研实践基地,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员开展“进园入企”“进村入户”等专题调研、蹲点调研。设计“带着问题来、找到办法走”的实践路径,要求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在校(院)期间至少完成1项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或解决方案。建立实践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优秀调研成果进入决策参考、融入工作实践,提升学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夯实组织基础。牢牢抓住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抓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自我管理意识。一是健全学员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学员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选优配强支委、班委。深化“学员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管会)建设,优化运行机制,赋予更明确的职能,支持其组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和文化活动。建立学管会与校(院)有关部门沟通机制,畅通学员意见反馈的有效渠道,提升学员主体地位和责任感。二是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指导学员临时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结合党性教育单元,高质量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党性分析。依托学管会,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主题党日活动。三是完善分类管理。依据不同学制班次特点,修订《学员管理工作指导手册》,提出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学员管理清单,确保制度规定不因学制变化而弱化。

  严明纪律规矩。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构建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一是强化纪律约束和监督。将严的要求贯穿始终,将遵守纪律情况作为量化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课堂纪律、住校纪律、外出调研纪律等的监督检查。紧盯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常态化开展纪律提醒和警示教育,对违纪行为“零容忍”,依规依纪处理。二是细化人文关怀和服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优化食宿等后勤保障,创造安心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三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将学风建设成效作为学员考核和班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员对照检查,及时更新问题清单,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引导学员自觉抵制“四风”,把优良作风带回工作岗位,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作者系江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副院长)〕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