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仪式日前举行。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首席专家商志晓出席。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白皓致辞。商志晓、白皓共同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副校(院)长殷玉平、教育长林学启出席。
会上,商志晓,教育部原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原主任、《理论视野》杂志主编秦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绪武,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纪亚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胡振良,原山东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孙占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刘要停,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明冲,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王巨新作交流发言。 深刻认识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设立的重要意义。商志晓认为,从全面领导、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使命要求出发,立足于我们党“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和性质,党的历史研究、党的建设研究应予加强,将“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加强建设正当其时。 王炳林认为,研究党的建设必须和研究党的历史、把握基本经验紧密结合,这是由两个学科发展的共同目标所决定的。党史和党建的同根同源和目标一致性,决定了两个学科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都注重对彼此的学习和借鉴。新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把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有机融合,从整体上谋划学科发展,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研究力量,优化研究布局,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白皓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对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化中共党史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培养更多适应党和国家需要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和实务专业人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要停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对于提高学科地位、建大建强学科平台、优化学科结构、提升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会起到关键作用。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准确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和研究方向。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实现融合发展。林绪武认为,要辩证处理“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推动不同研究领域的融合发展,积极倡导多种研究范式融合发展。 纪亚光认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充分挖掘相关资料,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持续增强创新意识,加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作出新贡献。 张士海认为,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理论研究是前提条件,健全核心体系是课程的支撑,完善教材体系是关键环节,加强人才培养是目标指向,建强师资队伍是根源保障,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 马明冲认为,要苦练内功,做好史料研究,做好政治学理论和哲学研究,提升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水平。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写好理论文章,努力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新突破。 建设独具党校特色的学科平台。党校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应该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秦刚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要与党校教学工作一体化推进,着重聚焦党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研究,避免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同质化。学科建设必须跟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做好案例和教学的选编,逐步提升党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质量。 胡振良认为,要深化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立足大视野,胸怀大世界,着眼于探索整体规律,不断拓展研究空间和研究方向,建设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综合性重点优势学科。 孙占元认为,围绕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可加强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共党史文献学、国外政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党校教研人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党校学术平台的作用,发挥好专家学者的示范带动作用。 王巨新认为,要聚焦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色优势,加强档案、期刊、报刊、红色文物四大类地方党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建设地方党史的资料数据库,加强相关资料的研究,努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理论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理论网。
|
最新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