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中心 理论网评 学习评论 学术空间 学员天地 党校通讯 智库荐言 理论讲堂 学习强国
首页 >> 学习文萃 >> 正文
红色大刀见精神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夏邦鑫    2023-09-11 07:29:00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陈列着一把红5军团曾使用过的大刀。这把锈迹斑斑的大刀长60厘米、重2公斤,刀柄末端有个圆环,又叫环首大刀。

  在战场搏杀中,由于大刀的刀刃部分仅40厘米长,杀伤力较弱,因此在敌人的刺刀面前处于劣势。此外,携带大刀还会增加战士的武器负重,加剧体能消耗。

  当时,红军战士选择装备大刀,更多是无奈之举。刺刀制造工艺精密,红军当时无法生产,而大刀只需铁匠打制即可。即便是如此简陋的大刀,还是参加过宁都起义的部队带来的“优势装备”,当时很多红军战士所用大刀不过是一层薄薄的铁皮。

  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他们将传统的刀术与战场搏击技术相融合,不断改进,创造出更加精炼有效的杀敌术。赣州战役中,红5军团的战士挥舞大刀冲进敌阵,把受困的部队解救出来;水口恶战中,红5军团的战士用大刀撕开了敌防线的一道口子,一举击溃敌人。

  (摘自2023年4月2日《解放军报》)

(责编:田旭)

【版权声明】凡来源理论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理论网
 
最新更新
重点理论网站推荐
 
媒体矩阵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邮政编码: 100089
电话: 010-68929789 / 68928700
传真: 010-68928700
新闻信息许可:1012011002 | 京ICP备1200211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48号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22463 18810875821
Copyright © 2007-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  理论网